单独排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生活污水仅说明排放去向。
江苏省水环境区域补偿考核断面中,生资码头、施桥船闸断面因上游客水来源复杂、责任划分相对困难,暂时未予纳入。丁鼎主要负责市区瘦西湖、七里河、反坎河等7个断面的监测工作,每个月监测4次。
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在充分调研、总结经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7年10月,《扬州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形成,并于2018年1月4日正式实施。当补偿断面考核因子浓度超过水质目标限值时,由断面所在地补偿市财政。刘玉林介绍,按照财政的相关要求,高邮、宝应、仪征等各地财政是分开的,无法直接实现不达标地区向达标地区的经济补偿。基本上是上游一个补偿断面,下游一个国考断面。
补偿资金按月核算,以扬州市环保局组织监测及核定的水质、流向监测结果为依据,当补偿断面水质劣于水质目标时,以各超标考核因子浓度超标倍数补偿基数核算补偿资金。冻青桥断面的水质从2016年的Ⅴ类改善至目前的Ⅳ类。采测分离也有助于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日前表示,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设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随着《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关于近期部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受到喷淋干扰有关情况的通报》等法律法规的落地,进一步强调依法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无疑抓住了根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顽疾的牛鼻子。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对PM2.5、颗粒物、粉尘的多维度呈现,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现对十大流域的全覆盖,土壤环境监测基本实现了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夯实法律体系紧抓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牛鼻子从法律层面看来,环保部在追究环境监测造假者责任上愈加严厉,责任体系正在进一步压实。
事实上,通过采测分离,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化解了地方行政干预,减轻了基层压力和负担,是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随着18年环保税收的开征、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千年大计的高度,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2017年10月起,国家启动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国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开展采测分离,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并按新的机制进行分析化验。在政策的助力之下,环境监测板块被普遍看好。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方面,建成由38800多个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实际上,相比于其他的责任追究方式,法律责任更能有效传导压力,对环境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起到釜底抽薪的震慑作用。
构建监测网络大气、水、土壤全方位把控早在2014年,环保部就提出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水环境监测网,提升水质监测的预警能力,着手建立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完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体系。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逐步搭建起关于大气、水、土壤安全的信息网络,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压实法律责任,才能确保每个人在高昂的法律代价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国控断面扩展到2050个,基本满足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需求。
这一举措对于保障监测数据的独立、客观、公正、真实、减少弄虚作假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自此,我国空气质量与水环境质量的采测分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自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建设体系,提出全面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测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释放,环境监测网络越来越完善。法律手段是环境监测强有力的约束力,也是保障客观、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支撑。
由此,环境监测领域将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国控、省控监测站数据需求倒逼的点位扩容带来的新增需求或存量替代更换需求。实行采测分离保障监测数据的独立与客观2016年,环保部全面完成了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只有将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放在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等削减污染减排的硬措施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夯实生态文明的根基。同时,从夯实制度体系、完善监测网络等各个层面出发,环保部多管齐下,为进一步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作出努力。近年来环保部认真贯彻落实环保法、两高《关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加大数据审核力度,高度重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对待环境造假行为日趋严厉《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方案》还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强化政策支持,扎实有序推进,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要求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要求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届时,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求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方案》明确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等6项重点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据预测,2017年再生资源回收价值复合增速或将达到10%。为了刺激国内再生资源产业加快步入成熟期,我国针对垃圾分类、固废进口、生产者责任等一系列环节作出了重大调整。农田里的秸秆也好,遥控里的电池也好,汽车中的贵金属也好,淘汰下来的智能手机也好,穿旧了的衣服也好你是否能想象,万亿空间就在这些触手可及的地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就曾表示,这有利于完善我国现行进口废物管理的环保制度。
一边是对拆解和再利用技术的要求,一边是对在此过程中污染物处置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至少前期投入成本会偏高,也就是目前再生资源市场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动力电池回收:作为国家收紧管制的危废种类之一,动力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将获得更高关注度。
正是因为如此,国内很多具备回收和利用条件的固体废弃物并未得到妥善处置。实际上,我国再生资源整体回收总量是在逐年上升的。
洋垃圾禁令正式施行,环保部日前发布了新的进口废物环控标准,政策的风向已经明朗。报废汽车拆解:汽车报废潮降至,大规模需求喷发。
相关专家也建议称,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做好垃圾分类推广,推动两网合一。垃圾分类是末端资源回收的基础,两网合一指的就是这两者的协调统筹作用。当废塑料、废纸、废钢等固体废弃物原料缺口不再依赖进口填补,这意味着国内再生资源收集和利用效率要大大提升。同时,借助于电动汽车产业景气度,废旧动力电池安置问题关乎产业链完整与否。
相信,这一天,渐行渐近。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连年攀升,垃圾分类和两网合一被提上日程,再生资源产值即将踏破万亿门槛。
而这一预测与《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相呼应,进一步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3万亿的目标靠近。早在2016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就几近4000亿,按照年均复合增长率10%到15%计算,万亿市场还会远吗?展望2018年,业界给出了:回收总量稳步上涨,龙头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再生资源回收制度改革再推进,行业发展模式有望出现新变化的预测。
而且,报废汽车重金属、有色金属等高附加值项目居多,可回收利用的零部件、汽车组件也不少,总体市场潜力大。另外,互联网+分类回收是值得关注的突破点,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迫在眉睫。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